在中国西南部,有一片神秘的区域,曾经,在这片大山大水的上空,只有雄鹰翱翔。如今,一个新的身影舞动长空,巡视着每一方山林草场,监测着每一点可能引发森林火灾的星星之火。
它的名字叫“彩虹”,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十一院航天彩虹无人机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无人机,这是它第二年在四川高原执行森林防火巡查任务。
从找敌人到找火苗
2019年3月30日,四川木里的一场山火震惊了全国,30余名消防战士和干部群众为救火牺牲。浓烟冲天、火焰翻腾的场景,至今让人记忆犹新,无比心痛。
森林火灾危害极大,“一点星星火,可毁万亩林”,越早发现火灾隐患越能减少损失。但传统的人工巡护显然不能满足需求。
近年来,林草部门引入视频监控系统、直升机等开展天地协同巡防。然而,地面系统监视的范围有限;直升机滞空时间短、飞行高度受限、运营成本高,也无法夜航,效果仍不理想。
此时,无人机这种新兴的技术产品进入了林草部门的视野:续航能力和夜航能力可满足周期长、面积大的巡护要求;通过专业光电载荷,可以更加清晰准确地发现、识别和输出火点图像信息;面对灾害现场危险的作业环境和复杂极端的地理环境,因为“无人”,可以不避危险、深入其中。
提起无人机,中国“彩虹”无疑是明星产品。1999年,十一院正式进军无人机领域,并研制了以“彩虹”为名的多种类型无人机,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
其中,彩虹—4察打一体无人机在当前的国际装备市场上,以优良的性价比和卓越的现场表现声名远扬,出口多个国家。
与此同时,团队紧跟市场需求,开拓民用领域,让航天技术“飞”到寻常百姓家,服务国计民生。
2018年10月,一款用于森林防火的彩虹—4无人机在大兴安岭加格达奇航空护林站首飞成功,凭借大载重、长航时、高可靠性和高性价比的特点,变身为“护林员”,开创了国内民用大型无人机装备的先河。
2022年4月,彩虹—4无人机“再下一城”,继续成功中标四川森林防火服务项目,从祖国的东北林场转战西南高地。
高原升起千里眼
2023年5月的一天,尽管内陆多地已经发出了高温预警的新闻,四川一高原机场上却仍是寒风萧瑟,几个小时前这里刚下过一场小雪。
随着对讲机里传来“滑出”口令,一架天青色涂装的彩虹无人机缓缓启动滑出,行至跑道位置。随着发动机轰鸣声越来越大,无人机迅速抬升至连绵不绝的雪山上方,呼啸着穿越云层。
地面的控制方舱里,屏幕上显示出山川草地的鸟瞰图像,工作人员一边操作手柄,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不放过一点可疑情况……
与此同时,300多公里外的林草部门用户通过中国卫通“大锅盖”天线的收发信号也在同步实时观看监测画面和数据信息。
这是彩虹—4无人机外场试验队开展的一次日常防火空中巡查。
四川森林防火服务项目的服务期包括3~6月、10~12月两个时间段。这意味着项目团队一年当中有将近半年的时间要在这里日日执勤、天天守护。
“没有休息日,只要天气条件允许,我们每天都飞。”项目团队负责人葛春雷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两个多月。动力、电气、链路、载荷、飞控……项目团队人数不多,基本上一个岗位一个人。不过因为高原反应影响,队伍现有的6个小伙子,已经是多次轮换的结果了,总人数也在动态变化。
葛春雷带队做过此前的大兴安岭防火巡查项目,但是本次任务地点的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昼夜温差大,极寒缺氧、云诡波谲的现实环境让此前的经验无法完全发挥作用。
“东北是平原,高度给3000米就够了。”葛春雷介绍,“这边起点就是4000多米,还有低温、大风、雨雪,这些对飞机都是考验。”为了提前做好应对,任务前期团队前往四川多个机场进行实地勘察,快速模拟飞行场景,精心组织高海拔机场飞行技术方案,精确设计飞行航线,精准响应招标文件中的每一项要求。
四川高原地区多为草原。相比东北林区高大的松树、柏树,草更容易起火,而且一旦起火,火势蔓延极快,山风一吹,很快就着成一大片。这对无人机的观测效率、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执行任务的彩虹—4无人机搭载了四合一光电载荷,能做到快速测量火线长度和着火面积,第一时间将火情回传至后方指挥中心,为及时扑救火情、统计分析火情灾损提供科学支撑。“精度可以达米级。”链路岗孙晓岩进一步解释说,“之前我们做过试验,如果在8000米高观测水面船只,能抓取到它的船号。”
“我们的飞机很智能。”葛春雷说,“遇到状况会报警,如果出现通信异常中断,飞机自己会按原路线返回。”
“领导”“司机”“服务员”
“我们是2月26日来的,那时候这边全是雪。”飞控岗闫鑫回忆起刚来时的场景仍然记忆犹新。“路面打滑,碰到上坡,车上就只留雷哥,剩下我们6个人全都下来推”。
“雷哥”就是葛春雷,他不仅是团队的负责人、领导,还是往返驻地和试验场的“司机”。他笑着说:“谁让我有A2本呢。”
任务机场地处偏远,试验队住在附近的县城,往返都用一辆小客车,偶尔还会拉上客户或者外协人员。40多岁的大哥带着二十三四岁的小伙子们,每天都要跑100多公里“通勤”。
彩虹无人机生产基地在浙江省台州市,那里有一条约80米长的数字化脉动生产线,不到一周时间,一架彩虹中大型无人机就能“新鲜出炉”。但它不会飞到试验场,而是将零部件装在集装箱里,运到任务地点再现场组装。
一般的民用机场没有专业的车间厂房,都是露天环境作业。“下大雪,那也得装。”电气岗张津权说,“为了保证准确性,有些安装动作规定不允许戴手套,冻得手指头疼。”
机场办公区旁,有一间小会议室。经常会有这样一个画面,六七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在外面工作了一会儿,就得跑回小屋,捧着热水杯焐手。因为缺氧,他们的嘴唇是紫的;因为寒冷,手指头也是紫的。身体颤抖着,嘴里呼哧呼哧喘着气。葛春雷就游走在大家中间,举着水壶给“孩子们”倒热水。
单位给彩虹无人机的团队们定制了专属的户外工装是青绿色,左胸前是国旗,右胸前是彩虹无人机的标志,左臂上还有印有中国航天字样的蓝色刺绣臂章。除此之外,葛春雷还常年戴着党徽,他说:“这个我必须戴。党员嘛!”
试验机场坐落在四川某高原上,周围远远的全是山,山顶覆盖着皑皑白雪,透着与世隔绝的清冷。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场地中间高耸矗立,鲜红耀眼、格外醒目……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