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简称:十一院)是我国第一个大型空气动力研究与试验基地和中国空气动力研究的核心机构,十一院前身是1956年10月成立的国防部五院空气动力研究室,由钱学森先生组织筹建。自创建之初,便一直从事航空航天飞行器研制所需的大量气动力/热研究工作,成功突破多项国家重大工程和国家重点型号研制中的关键技术。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成为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03年被批准建立力学学科流体力学专业博士后研究流动站;201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力学一级学科工学博士授予单位。目前院在职职工40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60%,部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突出贡献专家40余名。
2004年建院以来,已完成由单一气动试验研究为主向以空气动力及相关技术为核心的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型,形成了以空气动力学、特种飞行器、航天技术应用为三大主业及其相关领域协调快速发展的新局面,业务范围涵盖飞行器空气动力综合技术研究、空气动力技术应用与试验、空气动力相关设备设计制造、特种飞行器总体设计与制造、环保工程应用、测控及传感器技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开发了各种飞行器气动外形优化设计平台和气动性能预测方法,拥有技术先进、配套齐全的低速、亚跨超、高超声速风洞、电弧加热器和电弧风洞等专用试验设备三十座以及与之配套的先进的测控系统;已形成覆盖低、中、高空和临近空间相结合,低、高、超声速兼备,大、中、小型相匹配的无人机产品型谱;承担、参与各类导弹、运载火箭、返回式卫星、载人飞船、深空探测器等航天飞行器及各类航空飞行器的研制工作,是“中国载人航天功勋单位”和“探月工程突出贡献单位”,共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类奖项300余项,国家发明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获500余项国家专利授权,为航天、航空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简称:十一院)是我国第一个大型空气动力研究与试验基地和中国空气动力研究的核心机构,十一院前身是1956年10月成立的国防部五院空气动力研究室,由钱学森先生组织筹建。自创建之初,便一直从事航空航天飞行器研制所需的大量气动力/热研究工作,成功突破多项国家重大工程和国家重点型号研制中的关键技术。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成为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03年被批准建立力学学科流体力学专业博士后研究流动站;201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力学一级学科工学博士授予单位。目前院在职职工40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60%,部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突出贡献专家40余名。
2004年建院以来,已完成由单一气动试验研究为主向以空气动力及相关技术为核心的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型,形成了以空气动力学、特种飞行器、航天技术应用为三大主业及其相关领域协调快速发展的新局面,业务范围涵盖飞行器空气动力综合技术研究、空气动力技术应用与试验、空气动力相关设备设计制造、特种飞行器总体设计与制造、环保工程应用、测控及传感器技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开发了各种飞行器气动外形优化设计平台和气动性能预测方法,拥有技术先进、配套齐全的低速、亚跨超、高超声速风洞、电弧加热器和电弧风洞等专用试验设备三十座以及与之配套的先进的测控系统;已形成覆盖低、中、高空和临近空间相结合,低、高、超声速兼备,大、中、小型相匹配的无人机产品型谱;承担、参与各类导弹、运载火箭、返回式卫星、载人飞船、深空探测器等航天飞行器及各类航空飞行器的研制工作,是“中国载人航天功勋单位”和“探月工程突出贡献单位”,共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类奖项300余项,国家发明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获500余项国家专利授权,为航天、航空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