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

在太空书写光荣与梦想
2012-06-29

——载人航天精神宣讲报告连载(一)

“飞天”,是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想。古往今来,明亮的日月、璀璨的星河,激起了人们无限的向往。从“嫦娥奔月”到 “万户飞天”,我们的先祖并没有把梦想止于幻想,而是付诸行动,用智慧与汗水拉开了征服太空的序幕。

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有一群人,正在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从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到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飞行,神舟七号实现空间出舱,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太空完美交会对接,再到如今神舟九号搭载3名航天员与天宫一号太空牵手,浩瀚太空留下了中国人的串串“足迹”。中华民族迈向太空的征程,国人殷殷期盼,次次惊喜。而缔造神奇的,正是中国航天人!

透过神舟飞船划过浩瀚太空的那道绚丽彩虹,我们看到了这样一行闪光的大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短短二十个字,铸成一座耸入云天的精神丰碑。这,就是载人航天精神。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央企业先进精神的代表,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今天,让我们走近一位老人和他身边的团队,透过他们付出的汗水与泪水,经历的风雨与彩虹,共同品味载人航天精神的真谛。

这位老人,曾经是共和国最年轻的“两弹一星”元勋,如今已是最年长的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在他的身上,承载着中国航天太多的第一: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先后担任我国北斗导航工程、探月工程总设计师。2010年,他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党和国家给予一位科学家的最高褒奖。

他,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技术顾问,中科院院士,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孙家栋。

对航天人来说,祖国的需要就是人生的选择

回首航天事业55载寒来暑往,以孙家栋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相连,把党和国家的需要作为了一生的追求。

1958年4月,孙家栋带着最高苏维埃颁发的斯大林奖章,怀揣着为新中国研制飞机的美好愿望从前苏联学成归国。可是没想到,自己正面临着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转折。当时,新中国的导弹事业刚刚起步,急需技术人才,孙家栋的名字被圈进了国防部五院的名单里。

孙家栋手拿一纸调令,义无反顾地放弃了钻研七年的飞机发动机设计专业,投身新中国的导弹事业。

导弹研制初期, 国内经济、技术都很落后,既无设备,又没资料,可谓是一张白纸,两手空空。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位专家,其他研制人员基本都是“门外汉”。导弹是什么样子,怎么设计,怎么制造,大家心里都没底儿,一切要从零开始。

为了尽快掌握导弹研制技术,孙家栋如饥似渴地向书本学,向钱学森、任新民等专家学,向身边的同事学。大家立足自主创新,沉下心来集智攻关。针对技术瓶颈,老一辈航天人找准定位,像剥竹笋一样,一层一层地分析问题、研究机理、吃透规律,通过优化设计、性能试车和仿真试验等方式,反反复复进行验证和改进,硬是靠自己的双手把导弹给研制出来了。1960年11月,我国第一枚仿制的近程地地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导弹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然而,就在这时,孙家栋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次重要选择。为开展卫星方面的研究,中央决定组建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亲自点将,推荐孙家栋担任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此时的孙家栋已经在导弹技术领域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如果转行,意味着放弃熟知的领域,转入完全陌生的天地,一切又要重新开始。许多人为他惋惜,而孙家栋自己却没有丝毫犹豫,只轻轻说了一句“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就这样,他挑起了研制卫星的重任。

为保证“东方红一号”卫星如期发射,实现“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的总体目标,孙家栋从战略高度出发,大胆提出简化卫星设计方案,把研制工作分成“两步走”:先解决有无问题,再解决应用问题。卫星进入工程研制阶段后,他又多次处理并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发挥了技术总负责人的重要作用。在孙家栋的带领下,东方红一号研制团队团结一心,刻苦攻关,用艰辛的付出换来了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嘹亮的东方红响彻太空。

Copyright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京ICP05052441号-2